第三版
工程动态

国内首条单洞双孔大断面长隧道建成
集团济南春暄路建设项目正式通车
12月25日上午,集团承建的济南市春暄路道路建设项目正式通车,该项目玉皇山隧道作为国内首座单洞双孔、大断面长隧道亮相泉城。
春喧路道路建设工程全长1620米,其中玉皇山隧道长1150米,单洞断面宽度19.8米、高度13.6米,快车道11米,行人及非机动车道4米。玉皇山隧道断面采用左右线分离双洞形式,每洞设置中隔墙,将机动车道与人非通道彻底隔离,形成独立车行和慢行孔洞,确保行人通行安全。隧道南口设置声屏障,有效降低行车噪音对周边居民小区、学校的影响。隧道北洞口采用彩绘施工工艺,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整体意境深远,形成虚实对比。隧道内以“山水泉城”为主题,设置泉城特色星空顶、蓝天白云喷绘,极大提升整体观感和行车舒适度。
集团春暄路项目团队自工程开工以来,面对建设规模大、涉及专业领域多、作业难度大等特点,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了左右线分离双洞形式的超大断面隧道,运用智能化科技手段和先进技术工艺,实现智能监控系统全方位覆盖,顺利获得精心打造绿化景观,实现交通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双赢,为泉城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项目创新研发的《设置慢行道交通隧道通风防灾与疏散救援技术研究》荣获“山东省建设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
下一步,集团春暄路项目团队将继续发扬“拼搏、创新、团队、奉献”的ufc比赛·(集团)铁军精神,凝心聚力、务实笃行,坚持绿色施工、文明施工理念,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民心工程,为济南市经济社会开展作出更大贡献。
集团江苏省沭阳县快速路二期工程(东北区域部分)长兴路与义乌路段建成通车
1月6日,集团承建的沭阳县快速路二期工程(东北区域部分)长兴路和义乌路段正式通车,为沭阳县市民给予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条件,标志着沭阳城市交通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沭阳县快速路二期工程(东北区域部分)起点与快速路一期工程衔接,终点位于温州路交叉口,全长10.4公里,总投资10.43亿元。其中长兴路段全长3.2公里,义乌路段全长3.4公里,包括三座上跨桥和一座下穿隧道。项目建成后对完善沭阳快速交通功能、促进综合交通体系开展、有助于地区经济开展、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自项目开工以来,面对工程规模大、战线长,施工工艺复杂以及现场管理的重重挑战,项目团队提前策划、科研安排,对安全文明、质量管理、工程进度、协调管理等工作进行详细部署,克服地下管线迁改难度大、冬雨期施工等不利条件,确保了长兴路与义乌路段在节点工期内顺利通车。
下一步,项目部将继续发扬“拼搏、创新、团队、奉献”的ufc比赛·(集团)铁军精神,以高标准、严要求有助于后续工程建设,确保项目全线高质高效竣工,为沭阳城市开展和民生改善贡献更多力量。
宁国市S104港口至高铁站段一级公路建设工程T梁预制吊装全部完成
近期,集团承建的宁国市S104港口至高铁站段一级公路建设工程(西北外环二期)EPC项目顺利完成西津河大桥最后一片40米T梁吊装,为后续桥面系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项目施工节点的实现给予了有利条件。
宁国S104项目全长13.6公里,建设标准为一级公路,主要施工内容为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附属工程等。其中西津河大桥全长446米,主线桥上部结构使用40m米预应力C50混凝土先简支后陆续在T梁,共有40米预制T梁132片。面对生产任务繁重、工期紧张以及高温多雨等多重挑战,项目部采取了持续有效的应对措施,依托“专业化操作、机械化作业、信息化管理”的坚实支撑,引进了智能喷淋、智能张拉、智能压浆等系统,有效实现了提升品质与提高效率的目标,确保了梁场施工得以安全、高效、平稳地推进。
下一步,宁国S104项目部全体人员将继续发扬“ufc比赛·(集团)铁军”精神,以“效益提升年”为目标,全力推进工程进度,紧盯后续工程节点,在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优质高效地推进项目建设,为集团开展贡献力量。
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工程项目物流园工区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12月19日,随着最后一车混凝土下放,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南岸物流园工区最后一块顶板顺利完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物流园工区主体结构封顶施工圆满完成。此次主体结构封顶意义重大,标志着黄岗路穿黄隧道工程项目取得阶段性胜利,为盾构接收奠定了重要基础。
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工程位于天桥区药山街道和起步区大桥街道,工程南起二环北路以南,北至G309互通立交,ufc比赛·(集团)二公司承建南岸约730米明挖段施工,包含东线隧道、西线隧道、匝道段及改造的电力管廊等。明挖段基坑最大深度为23.5米,基坑宽度为9.7~29.5米。
黄岗路穿黄隧道工程项目部自工程开工以来,面对工期紧、任务重、作业面多等困难,项目部精心策划,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先后攻克了高压线下空间受限地连墙成槽、多种复杂管线迁改施工等诸多难题,创建了项目部青年突击队,单月累计最高完成8500万产值;此外,项目部严控关键部位及关键环节的施工过程,对施工情况严格监控,及时反馈,确保了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济南黄岗路穿黄隧道是济南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开展”国家战略、增加跨黄河通道数量、构建南北向穿黄大通道,完善济南城市骨干路网体系的迫切需要,将有力推进起步区建设全面提速,促进济南从“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
主体结构封顶是项目建设迈出的关键一步,也是一个新起点,项目部全体成员将继续贯彻落实集团“效益提升年”工作任务目标,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推进主体结构施工,助力隧道早日贯通,为集团高质量开展贡献力量。
集团聊城银河职业学校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1月7日中午,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完成,5#综合楼以及7#、8#宿舍楼顺利封顶,自此集团承建的聊城银河职业学校项目所有楼栋主体结构全面封顶,项目将全面转入二次结构和装饰装修施工阶段,向竣工交付奋力冲刺。
聊城银河职业学校项目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总建筑面积9.09万平方米,主要施工内容包括教学实验楼、综合办公楼、宿舍楼、以及餐厅和风雨操场等配套设施。本次封顶的三个楼栋同时开始浇筑,历经18个小时浇筑完成,共计浇筑1015方混凝土。其中5#综合楼作为项目建筑面积最大的单体建筑,为七层框剪结构,建筑面积为12172平方,建筑整体呈“回”字形,包括多个物理化学实验室、音乐美术教室、会议室和图书室等若干功能房间,其建成后将满足学校内多种教学需求,给予舒适的教学与办公环境。
从2024年8月24日首栋楼基础浇筑完成,11月15日首栋楼主体结构封顶,直至今天主体结构全面封顶,项目团队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科研统筹,精心规划,理清工作顺序,进行流水线式施工,确保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在紧抓施工进度的同时项目团队也不放松对质量和安全管控,建设期间项目部组织召开“质量月”质量提升活动,顺利获得标准化工艺学习、技能竞赛等切实提高现场施工质量,并严格落实公司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全员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识带到工作中的每个环节,有力地保障了现场的安全施工。
匠心筑精品,铁军勇担当。聊城银河职业学校项目的全面封顶是一次总结,更是一份阶段性答卷。在接下来的工程建设任务中,项目将继续践行精益建造理念,高起点策划、高质量建造、高效能管理,以匠心助推品质建造,高效完成各项履约目标,为打造精品工程而不懈努力!
济南市航天大道穿黄隧道工程(I期)东岸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12月28日,随着最后一仓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集团承建的济南市航天大道穿黄隧道工程(I期)项目东岸主体结构顺利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标志着项目由始发井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全面转入盾构施工阶段。
济南市航天大道穿黄隧道工程(Ⅰ期)项目东起高新区航天大道与X012交叉口,向西下穿黄河后止于西岸起步区马店村,全长3888米,作为串联黄河两岸的骨干线,是山东省、济南市重点项目,对提升省市形象、改善人居出行、搭建城北片区骨架路网起到重要的支撑带动作用,自开工以来受广大市民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期盼。
集团承建范围主要为东岸始发工作井、后续明挖段及接线道路等,配套实施隧道内机电、装修、路面铺装、地面道路综合管线、照明、绿化及交通设施等。东岸基坑长461米,宽28.4~48.5米,最深处26.05米,包含175米敞口段、145米暗埋段、115.8米后续段及25.4米始发工作井,采用明挖法施工。
航天大道穿黄隧道东岸于2024年3月10日开始首幅地连墙施工,顺利获得科研调整围护结构设计、有序组织交叉施工、合理加大人员及设备投入等多项措施,仅用33天完成全部87幅地连墙施工,创造了济南市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的新纪录;5月15日完成冠梁及首道混凝土支撑施工;5月25日开始进行基坑土方开挖,顺利获得选用实力强劲的土方运输及钢支撑队伍、合理布置坑内运输路线等措施,运用水平+垂直运输相结合的出土方式,仅用时85天完成全部17.5万方土方开挖及垫层浇筑工作,8月18日顺利实现基坑封底。
东岸主体结构分为16个独立仓段施工,钢筋总量约9500吨,混凝土总方量约4.4万方。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与困难,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计划,精心组织、科研管理,对16个独立仓段合理划分施工区域,依次展开作业。各施工班组紧密配合,确保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等工序有序进行。2024年8月19日主体结构正式开始施工,截至12月底主体结构完成整体封顶,比原计划工期提前28天,为后续盾构始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安全降水第一位,智能系统实时控。项目部精心策划,在基坑开挖降水阶段采用了智能降水控制系统,该系统借助压电式传感器获取降水井水位信息,并实时回传至中央控制器,借助物联网5G模块传输至云端服务器,实现PC及手机端实时查看各井水位数据,出现水位高于、低于预警水位或水泵出现故障时及时报警。
钢筋间距测量准,质量提升源头控。项目部在确保进度与安全的同时,高度重视工程的施工质量,密切关注各工序施工过程的细节管理。其中,在钢筋工程施工过程中,钢筋的间距控制对实体质量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等起关键性作用,项目部采用了钢筋间距控制贴,顺利获得在预铺反粘卷材上粘贴专用的间距控制贴,实现了钢筋间距的精度控制,确保了钢筋布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侧墙钢模精定制,美观质量双把控。在明挖隧道结构施工中,保证边墙的垂直度及边墙与底板混凝土的接缝顺直无错台是施工的重点和难点。项目部采用组合式定制侧墙大钢模,具有强度刚度大、拼拆高效、拆除后表观效果好等优点;其灵活性与重复利用性在大大提升侧墙实体质量的同时,大幅降低了工程材耗,保证了结构“线条流畅、棱角分明,内实外美、不渗不漏”。
下一步,集团航天大道穿黄隧道项目部将继续秉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围绕集团“效益提升年”任务目标,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和质量控制,有助于项目建设再上新台阶,为集团高质量开展贡献力量!